版本 | 试行修订版V2 | 修订时间 | 2020-7-28 |
起草人 | 梅茜,赵紫萱 | 审核人 | 吉鹏霄 |
一、 总体原则
为了规范校园网络系统的建设和管理,保证校园网的正常运行和数字化校园建设有序进行,校属各单位实验室和教学机房等建设内部局域网部分须按照本规范的要求进行建设、验收并提出校园网入网申请,符合本指导方案的予以接入校园网。各单位不应自行建设除实验室内部业务专网以外的校园网络基础设施,否则不允许接入校园网,学校不承担其网络维护责任。
本指导方案公布之日起执行,解释权归信息化办公室。
二、 网络设备
1. 安装标准和技术要求
a) 网络设备应设置一个独立使用的网络机柜,用以安放光缆进线、布线汇聚、网络设备以及其他的辅助设施。选择机柜的位置时,考虑美观的同时应尽可能利于控制布线长度(网线长度不超过100米)、减少传输损耗、提高系统性能。
b) 网络机柜应考虑必要的通风和散热,必要时应设置于安装制冷空调的室内。
c) 网络机柜间应配备单独可控的供电设施,对网络设备及为其辅助设备分别提供电力、有条件的可以采用UPS供电。
2. 网络设备选型
a) 24口交换机推荐技术指标
功能指标 | 具体参数 |
交换容量 | 交换容量≥330Gbps |
包转发率 | 包转发率≥50Mpps |
端口 | 支持24个千兆电口,4个千兆光口 |
IP路由 | 支持静态路由、RIP、OSPF等 |
可管理性 | 可网管交换机,支持命令行管理 |
虚拟化 | 支持物理横向堆叠 |
b)48口交换机推荐技术指标
功能指标 | 具体参数 |
交换容量 | 交换容量≥400Gbps |
包转发率 | 包转发率≥85Mpps |
端口 | 支持48个千兆电口,4个千兆光口 |
IP路由 | 支持静态路由、RIP、OSPF等 |
可管理性 | 可网管交换机,支持命令行管理 |
虚拟化 | 支持物理横向堆叠 |
三、 布线系统
1. 配置标准和技术要求
布线系统应采用市场主流品牌产品,质量可靠、方便使用和维护。布线模块应采用经国家质量监测部门检验合格的产品;机柜内的布线应做到走线整齐合理,并预留网络设备及接插件等必要空间,配备数量充足的电源插孔。布线线缆两端应粘贴标签,线缆标签应清晰明了,耐久。
2. 部分参考规范和标准
a) 用户接入网工程设计暂行规定YD5023-96
b)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16
c)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50312-2016
d)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15
e) 城市住宅建筑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199-2000
3. 线缆
a) 双绞线(网线)
新建机房应使用不低于ISO/IEC 11801 Category 6六类标准的双绞线,双绞线裸铜(无氧铜)线径为0.57mm(线规为23AWG)以上。
b) 光缆
大于30台电脑主机的机房应使用光缆连接至校园网,光缆使用4芯以上光缆,上联至校园网指定光缆汇聚点。光纤配线架、尾纤熔接头应采用LC接口。
c) RJ-45连接器(水晶头)
应使用不低于IEC 60603-7-1:2011标准的六类水晶头,铜片磷青铜镀金,厚度达0.35mm以上。
4. 线缆标签
a) 交换机与电脑间
标签建议使用白底黑字;标签左侧为机房名称;右上为交换机编号+交换机端口号;右下为电脑编号,如下图:
XXXX机房 | From:SW_X-G0/0/1 |
To:PC-01 |
XXXX机房 | From:SW_X-G0/0/48 |
To:PC-48 |
b) 交换机间级联
标签建议使用白底黑字;标签左侧为机房名称;右上为交换机编号+交换机端口号;右下为交换机编号+端口号,如下图:
XXXX机房 | From:SW_X-G0/0/X |
To:SW_X-G0/0/49 |
XXXX机房 | From:SW_X-G0/0/49 |
To:SW_X-G0/0/49 |
c) 上联校园网端口
标签建议使用白底黑字;标签左边为机房名称;右上边为校园网设备名称-端口名;右下为交换机编号+端口号,如下图:
XXXX机房 | From:校园网设备名称-端口名 |
To:SW_X-G0/0/49 |
四、 机房网络拓扑图
竣工验收时应提供类似如下图的拓扑,并塑封后粘贴于机柜内,可保证随时查对,便于后期维护。
五、 验收接入网络
机房接入网络前,所有机房接入终端需要安装正版操作系统,安装防病毒软件,填写相关技术文档,现场检查布线符合标准,拓扑完整,验收合格后接入。(——2021年7月9日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