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教学单位:
根据我校2023年党政工作要点要求,质量评价工作将以常态化方式持续推进。本学年采用新的质量评价平台,重点开展专业和课程层面的专项质量评价,具体工作安排如下:
一、质量评价运行总体要求
1.质量评价范围及周期
本学年诊改包括专业层面质量评价和课程层面质量评价,质量评价范围为学校现开设所有专业和所有课程,质量评价周期均为1学年。
2.质量评价进度
质量评价通知发布后,专业和课程负责人依据本学年专业和课程的建设目标和标准,基于上一学年的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进行质量评价,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2023年末基于本学年的人才培养状态数据再次进行质量评价,以检验上一周期质量评价取得的成效。届时学校将组织开展质量评价复核工作,各教学单位质量评价工作成效纳入部门年终绩效考核。
二、诊改工作角色划分
专业负责人:为主要负责本专业的全面建设和专业教学质量等相关工作的负责人。
专业审核人:为各教学单位院长或主任。
课程负责人:为主要负责本课程的全面建设和课程质量的负责人。
课程审核人:为专业负责人(备注:无专业的教学单位课程审核人为院长或主任)。
诊改工作联系人:为各教学单位副院长或副主任。
三、诊改工作具体内容
(一)专业层面
1、专业负责人进入诊改平台了解专业层面的诊断点,并确定目标和标准;根据现有情况进行自我诊断,查找不足,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2、专业审核人负责审核诊改平台中专业负责人提交的目标和标准、自我诊断结果及诊改报告。具体内容详见图1。
图1 专业层面诊改工作内容
(二)课程层面
1、课程负责人进入诊改平台了解课程层面的各诊断点,并确定目标和标准;根据现有情况进行自我诊断,查找不足,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2、课程审核人负责审核诊改平台中课程负责人提交的目标和标准、自我诊断结果及诊改报告。具体工作内容详见图2.
图2 课程层面诊改工作内容
四、工作进度及要求
表1 诊改工作进度安排表
工作进度 | 工作内容 | 具体要求 |
第一阶段(2023.3.20前) | 核实并确定专业和课程负责人 | 质量管理办公室建立诊改工作钉钉群,在群内与各教学单位诊改工作联系人核实并确定专业负责人、课程负责人。 |
第二阶段(2023.3.31前) | 确认目标和标准 | 1.专业或课程负责人进入诊改平台确定各诊断点的目标值,并提交专业审核人或课程审核人提交。 2.专业或课程审核人负责审核专业或课程负责人提交的目标和标准情况。 |
第三阶段(2023.4.15前) | 自我诊断 | 专业或课程负责人填写自我诊断值并提交(诊改平台中已有数据的,无需再次填写)。 |
第四阶段(2023.4.30前) | 总结改进 | 通过诊改平台的分析结果,针对具体不达标的指标,进行原因分析,并制定改进措施,最后生成不同层面的诊改报告。2023年末将再次进行自我诊断,检验诊改取得的成效。 |
第五阶段(2023.12.31前) | 复核工作 | 2023年末学校组织开展专业和课程层面的诊改复核工作,复核专业和课程层面诊改取得的成效。 |
五、诊改平台访问及登录方式
1.诊改平台访问地址:http://101.201.148.38/
2.账号:教师的工号,密码:工号(默认)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瑞华 联系电话:6030
质量管理办公室
2023年3月7日